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(qū)坪地高橋工業(yè)區(qū)工業(yè)三路龍口工業(yè)園2號、5號廠房及宿舍
1987年8月5日,隨著我國第九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(wèi)星的成功發(fā)射,一批水稻和青椒等農作物的種子被送向了遙遙天際,這是我國農作物種子的首次太空之旅。雖然當時搭載作物種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育種,但是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無意發(fā)現,上過天的種子中發(fā)生了一些意外的遺傳變異,因此人們開始考慮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農作物航天育種。
航天育種,即太空育種,也稱空間誘變育種,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,利用太空特殊的、地面無法模擬的環(huán)境(高真空、宇宙輻射、宇宙磁場、高潔凈)的誘變作用,使種子產生變異,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子、新材料,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。
太空育種具有有益變異多、變幅大、穩(wěn)定快,以及高產、優(yōu)質、早熟、抗病力強等特點。其變異率較普通誘變育種高3-4倍,育種周期也大大縮短。
然而種子的“太空之旅”只是航天育種過程中的一部分。不光種子上天之前要精心“選拔”,上天“鍍金”的種子返回地面后,航天育種專家還要進行艱苦的地面選育過程。一批太空作物種子從落地到新品定型需要至少4年,完全是一條從金礦石中提煉黃金的歷練之路。接下來,我們?yōu)槟敿毥庾x“種子金礦”的開采過程。
“種子篩選”是航天育種的第一步,科學家們盡可能地把最好的種子挑選出來,并且對種子變異方向加以引導。
地面選種
種子選好了,接下來是航天育種的第二步——“太空誘變”。遨游于太空特殊環(huán)境中的植物種子,在無處不在、無時不有的強大宇宙射線的持續(xù)轟擊下,雖然外表看不出有什么變化,但其內部微觀尺度細胞中的基因片段、蛋白質、生物電等,很容易發(fā)生各種各樣的異變。在這個過程中,還需要依靠電腦控制或由航天員操作,不僅對種子的生存狀況隨時加以監(jiān)測,還要計算航天器角度、地球位置、太陽方向、距地高度等各種具體的細節(jié)問題,以保證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與更多的宇宙射線發(fā)生“交集”,受到更強烈的射線“轟擊”。
搭載飛天
雖然變異后的種子所占比例不大,但是價值意義極大;雖然有益變異率并不高,但也遠遠超過地球金礦中的黃金含量。當一批批種子結束太空之旅,回到地面時,就相當于是一座座黃金富礦回到地面,就等“開采”了。
種子們安全返回地面后,又回到了航天育種科學家們的手中。然而,這才是萬里長征的開始。接下來的工作,才是真正艱苦而又漫長的,航天育種的第三步,即“地面選育”。
返回地球
具體到某一粒種子,在太空巡游的過程中,究竟有沒有受到足量的射線照射,有沒有發(fā)生變異、發(fā)生了何種變異,誰都不知道。如果運用現代生物高科技,把每粒種子都打開來,把它們的DNA和攜帶的基因都放大了察看一遍,再與沒有上過天的同一批種子對比一下,那倒是能夠得出一些結論。但是,這顯然就把上過天的種子給破壞掉了,而且關于植物種子的生物技術研究也沒有達到對每一條DNA、每一個基因段反映什么信息,都了如指掌的程度。
那怎么辦呢?辦法只有一個,就是把種子播到土壤中,幫助它們發(fā)芽、成長、開花、結果,然后再與其普通同類相比較,看看究竟有沒有變化、什么樣的變化。這項工作之所以艱苦而又漫長,是因為它是以“年”為單位而不是以天、月為單位進行的。從種子播下后的那一刻開始,往往要持續(xù)好幾年。這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業(yè)知識和極強耐心、細心的過程。一粒太空種子入土后,出苗速度、生長情況,包括全株的莖、稈、須、葉、花、果,每一個要素、每一步變化、每一點不同,都要轉化為精確的科研數據,記錄下來。
地面實驗室反復培育初選
這還只是第一年的工作。針對一批太空種子的出苗、發(fā)育、成熟情況,逐粒逐粒、一株一株地相互對比,而且是一個數據一個數據地巡回對比,然后在這一批種子的第一代后代中,再次選出更強更好的來。因為,哪怕是同一批在太空中同時發(fā)生好的變異的種子,在地面發(fā)芽、成長、成熟的過程中,依然不是平均的,同樣也會出現有好有差的明顯差異。這些種子被收集起來,來年再種、再次觀察。
為何還要再次觀察?這是因為,植物種子發(fā)生變異,而且將優(yōu)秀品質成功遺傳給第一代后代后,并不能說明這批種子就可以作為成熟穩(wěn)定的新品種,向全國推廣了。于是,同樣的工作還得繼續(xù)。一共要幾年?按照現代農業(yè)科技的實驗規(guī)律,平均每一類種子都需要四年。也就是說,上述從播種到收獲、優(yōu)中選優(yōu)的工作,要反復進行四輪。
大田反復培育篩選直到定型推廣
在此期間,有時還要再次對種子進行高空氣球輔助照射、地面強輻射實驗室再次照射等各種“加強性”的補充工作,有時還要像勤勞的蜜蜂那樣極其精心地進行同類植株之間的授粉,促成其實現“自交”,否則便沒法得到下一代種子。哪怕是對已經證明“不行了”,只能忍痛淘汰掉的種子或植株,也不會一丟了之,而是要以同樣認真負責的態(tài)度,從根到莖、從葉到須、從花到果,測量、化驗、分析、對比,力求找出其“敗亡”的真正原因。
到第四年,如果真正確認一批太空種子的好的變異,都成功地保留下來了,進入穩(wěn)定狀態(tài)了,能夠連續(xù)四代向下遺傳了,這些種子才能真正脫離科技實驗室層面,成為農業(yè)實踐意義上的“新品種”。
如大浪淘沙般,歷經千挑萬選保留到第四代的種子,普遍都具有遠遠超過它那未曾上過太空的普通“祖先”的優(yōu)異品質,有的產量高,有的出油多,有的特強壯,有的更好看,有的更好吃,有的更環(huán)保,等等。
要知道,每個類別的太空種子,都不是一粒,而是一批;出苗后也不是一株,而是一片。每次返回地球的種子,也都不是一類,而是很多類。對其中的每一粒、每一株,都要像這樣如撫育嬰兒般精心對待,連續(xù)數年優(yōu)中選優(yōu),這是多么繁雜的工程??!
在軌飛行
所以,每一個擔負地面選育任務的航天育種科技產業(yè)基地、示范園區(qū)、試驗田,都是一個巨大的新種選育“實驗室”,里面有大量不同品種的太空種子,在露天或室內環(huán)境中,在科學家們的精心照料、嚴密觀察、測量計算中,生長發(fā)育、開花結果。為了讓種子們將來能夠適應全國更多地區(qū)的氣溫、土質、水情等各種條件的不同,還要盡量讓太空種子們在貼近自然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也就是說,太空種子和它們的后代太空植物也罷、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航天育種科學家們也罷,都是不分寒暑甚至風雨無阻地在努力拼搏著的。
驚世駭俗的“番茄部落”(太空西紅柿)、“南瓜霸王”(太空南瓜),以及目前遍布全國各地的數不勝數的太空種子、太空植物、太空農田、太空花園,離不開艱辛而漫長的地面選育工作,離不開航天育種科學家們的艱苦付出!
來源/太空夢想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(qū)坪地高橋工業(yè)區(qū)工業(yè)三路龍口工業(yè)園2號、5號廠房及宿舍
公交路線:可乘坐978路,B671路,M219路前往坪地同興工業(yè)區(qū),向前行100米即到
Copyright ? 2024 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 (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航天科普研學基地)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127435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2637號